在最近7个月里,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跌至49.6这一创纪录低点。这是新华社援引英国汇丰银行报告进行的报道。汇丰银行中国部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指数的下跌与对中国工业产品的内外需求萎缩有关。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是对在工业领域采购经理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简单地说,这一指数是对工业品内需及出口水平的折射。普遍认为,这一指数低于50意味着工业的下降。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令人紧张的信号,而且,工业领域是中国经济在最近10年间增长的关键性动力之一。
加利福尼亚研发,中国制造。在iphone后盖上的标签显示的是世界市场上形成的经济情势。20年前,中国生产的轻工业品充斥着世界,此后,中国开始生产高技术商品。现在,这个大国已经成为主要的出口国家。但与此同时,这种情况将中国出口的进一步发展赶进了死胡同。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阿列克谢·沃斯科列辛斯基这样认为。
他说:“中国已经拥有10%的世界商品市场。但继续发展出现了问题,仅从中国产品的持续扩散在那些国家将引发失业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已经达到了极限。”
以前,中国制造商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优势之一是廉价的劳动力。但现在中国市场上的劳动价格在不断上涨,在东部地区,工资上调已经使一些生产降到离奇的低水平。
沃斯科列辛斯基说:“正在形成非常奇怪的局势。在上世纪90年初,美国曾是工业生产领域的领头羊。那里曾有过数量众多的工厂,其工业品不能在当地和邻近贸易伙伴国找到销路,价格由此下跌,这样,在美国的生产变得无利可图。因此做出了将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决定。与此同时,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技术,另一方面,这里的廉价劳动力使产品从新获得了竞争力。但现在中国劳动力涨价迅速,以至于在美国某地从事电冰箱和电器生产要比中国沿海省份还要便宜。因此,出现了生产向发达国家转移的逆流。”
那么,难道美国真的能对中国工业造成压力吗?很难说,美国可以从中国剥夺“世界工厂”的称号,美国市场不具备这种条件。但是,很多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国家却有能力对中国在世界工业品商品生产方面形成挤压。
中国应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中国政府将希望放到内需方面,将其看成是经济增长的新发动机。但问题在于,中国相对低水平的社会保障造就了储蓄的观念。中国人不希望花掉自己的储蓄,担心老年无所依,无钱治病,无钱为孩子提供教育等等。在短时间内很难扭转这种趋势。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阿列克谢·沃斯科列辛斯基认为,中国也可以像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径来行事。将已经拥有的技术和生产迁往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国家。沃斯科列辛斯基强调说,这完全可以解决中国产品的竞争问题。要知道,如果技术发达国家向市场倾销与中国价格等同的商品,消费者的购买欲显然不会倾向于后者。